易八达全球华人第一资讯门户网站

医疗健康 中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万 每千名儿童仅0.43位医生

中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万 每千名儿童仅0.43位医生

2018-03-26 09:51:00 作者: 来源: 纽约侨报网

 

 
    

  今年初,流感疫情在中国各地爆发,各地三甲医院儿科门诊“一号难求”,再次折射出中国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近年来,中国儿科医疗需求出现快速增长,儿科医生数量愈发捉襟见肘。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补齐儿科短板”已迫在眉睫。

  【侨报综合报道】“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这句在医生圈里流行多年的调侃或许正是中国儿科现状的真实写照。

  儿科医生究竟有多紧缺?

  北京《科技日报》26日报道,据《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而他们需要面对的,是2.6亿名儿童。计算下来,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与中国平均每千人配备2.06名医师水平相比相去甚远。早在几年前,中国的儿科医生缺口就高达20万。

  1998年高等教育改革,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儿科人才更紧缺。医学院的本科教育取消了儿科专业,代之以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成为其中的一门课程。1999年,中国儿科专业停止招生。

  “比照欧美发达国家医生患者1∶1000的配备标准,中国儿科医师缺口至少有20万,山西更加严重。”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处处长刘洋公开表示,以山西省会太原为例,儿童人数大约80到100万,但儿科医师不足2000人。而海南省平均每名儿科医生要承担近3200名儿童的健康大计;在河南,这一比例则更为惊人:平均每4870名儿童才拥有一名儿科医生。

  发展儿科绝非多培养几个学生

  “儿科医师缺乏,儿科诊疗尺度缺乏,儿科医疗机构缺乏。”23日,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的儿科医学院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朱宗涵用三句话形容自己对儿科现状的震惊。他认为,说到底还是对儿童医学的不重视。“儿童医学与成人医学最大的不同是,成人医学(研究的)是成熟走向衰老,儿童是从一个胚胎发育为一个生命体,发育是儿童医学的关键词,它给临床医学带来了新挑战。”朱宗涵说,发育生命学、脑科学、遗传学等,都是做儿童医学的生命科学基础。

  儿科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甚至儿科的影像、麻醉、病理等,都与成人不一样,需要专门研究。多位专家认为,中国儿科医生长期紧缺的背后,是对儿童医学的漠视,恢复儿科院系,不是简单地多培养几个学生,而是要在生命科学基础上重新规划发展儿童医学。

  “比如,儿童吃药不是成人剂量的1/2或1/3就可以解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医学院院长黄松明说,儿童病症的治疗不是按成人比例缩小,儿童在发育过程中,生理解剖特点与成人完全不同。0岁至3岁、0岁至6岁、14岁以下,都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直到14岁以上才接近成人。“要让儿科医生掌握儿童在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

  儿科医生队伍建设已升至国家层面

  随着中国全面放开两孩政策深入,儿科医疗和保健需求将更加迫切。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就“补齐儿科短板”积极建言献策。

  中新社报道,“儿科专科设立比较局限,医生资源紧缺,供需矛盾尤为突出。”郑州儿童医院院长周崇臣代表坦言。他认为,短期内解决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低的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大县级儿科医生培训力度,快速提升基层儿科医师水平。

  周崇臣提出,应由省级儿童医院牵头,建立省级“基层儿科医务人员培训基地”,以3至4年为一个周期,完成区域内主治医师及以下人员的广覆盖培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认为,儿科医生的收入较其他专业医生相对较低,应增加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如医护人员的学习、职称晋升等,用好国家政策,让医护人员得到更大实惠。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作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的说明,在全部86处修改中,将“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改为“加强全科医生、儿科医生队伍建设”。“从方方面面感受到国家对儿科的重视,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更应竭尽所能推动有关举措尽快落实。”周崇臣说。

免责声明 易八达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海内外华人参考,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 登录 | 会员注册
最新评论
    Real Time Analytics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