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呈年轻化趋势 甜食吃多要当心!
【侨报纽约网综合报道】有痛风很烦人,也是一个很需要戒口的病,很多时候以为大鱼大肉要戒,其实大家未必知道,一些蔬菜如豆苗蜜豆都应少吃,有很多研究甚至指出,高果糖饮食(尤其是人工果糖)更容易中招!难怪痛风有年轻化的趋势了。
据苹果日报报道,“一般大众来说,我猜痛风主要原因都是饮食所致,而且很多时候容易看得到。” 风湿病科专科医生陈柏滔说,“我有个案例是三十多岁的病人,职业是文员又不是很好牛肉、海鲜,也不大喜欢喝酒,原来发现他喝得多人工果糖饮品,朝早喝柠茶、下午饮珍珠奶茶,然后又喝奶酪制品,这些饮品是令他尿酸过高的原因。”
陈医生解释,痛风是尿酸结晶体病,当身体内尿酸太高,慢慢积聚在关节,就会形成痛风,而身体消化果糖的时候,分解成嘌呤,增加身体尿酸,成为痛风元凶。疼痛部位多为脚趾手指 太甜的食物大都高果糖,别以为生果才有果糖,汽水、珍珠奶茶所用的人工果糖正是高果糖糖浆(High -Fructose Corn Syrup),最要当心。
陈医生说:“这位年轻病人戒了糖,走甜之后,尿酸已下降,不用吃药。” 尿酸跟其他关节炎不一样,痛的地方往往是手指脚趾,这跟尿酸结晶体有关。 “其实越冻地方熔点越低,尿酸就喜欢躲在那些地方,所以痛风一般影响的,就是远离身躯的关节,脚趾公、脚踝、膝盖、手指,很少会在近身躯的地方,如髋关节或膊头关节等。”
芦笋嘌呤比牛排厉害 痛风年轻化,也大概同饮食有关。 “我们发觉是多了年轻病人,以前一般来说都是50至60岁人患痛。”除了不要吃太甜,还要提防吃高嘌呤的蔬菜。陈医生说:“很多人以为肉类高嘌呤,但有些菜都高嘌呤,例如菇类、大豆芽或豆苗,其中芦笋好高嘌呤,如果进食过多,甚至比你吃一块牛排还厉害。”
痛风患者怎么戒口?
痛风症是遗传的痛症,多发生在男性,由于嘌呤(purine)代谢失调而使尿酸钠(即痛风症)淤积在关节上。 医生指在患者急性发病时期应避免或少吃以下食物。
高嘌呤食物(避免食用):
•肉类(鹅肉、野味、动物内脏)
•沙丁鱼、䱽鱼、鲱鱼、白带鱼、虾米、小鱼干、鱼皮、鱼卵、多春鱼
•带子、瑶柱、蚝、蚝豉、青口、鳃鲶
•五榖类(全麦面包、全麦谷类早餐)
•奶类(乳酸饮品如益力多)
•其他( 浓肉汤、肉汁、炖品、鸡精、保卫尔牛肉汁、酵母粉、酒)
中嘌呤食物(适量食用):
•肉类(每天不超过4-5盎司肉类 ) 瘦肉(猪、牛、羊)、鸡、鸭、其他鱼类、鳝、鱿鱼、虾、蟹、蚬、鲍鱼、龙虾
•蔬菜(每周最多吃1次,不超过1碗份量) 菠菜、苋菜、椰菜花、上海白菜、豆苗、芦笋、枸杞、 荷兰豆、蜜豆
•蔬菜(每周最多吃1次,只可作配菜用) 竹笋、豆干、紫菜、冬菇、蘑菇、青豆、豌豆
•果仁(每周最多吃1次) 硬壳果如腰果、花生、栗子、莲子
免责声明 易八达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海内外华人参考,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